生態與漁業文化的整體營造 原是古蟯港內海的茄萣濕地,在古時是附近居民前往府城(台南)的重要航道,內海消失後,日治時期開發成鹽田,昔稱竹滬濕地,1991年因興建興達遠洋漁港而廢曬,廢棄鹽田逐漸變成野生動植物的棲地,夏季時鳥類在此繁衍,冬季更會吸引大量候鳥度冬,鳥類之調查記錄曾達141種,超過5,000隻,是台灣南端最大的候鳥度冬棲地,包含國際級保育鳥類黑面琵鷺,以及珍稀的小燕鷗、魚鷹、遊隼等鳥類,不時能在濕地看見其飛翔覓食的身影。 高雄市政府自2012 年開始進行茄萣濕地整體規劃,將茄萣濕地分東、西兩區分期開闢,除了改善棲地環境,更設置解說中心、賞鳥區等設施,並串聯周邊人行步道等設施,讓人們更易於親近濕地生態。市府亦同步改造鄰近此濕地的茄萣濱海公園,並開闢茄萣漁村風情自行車道,串聯茄萣濕地、茄萣濱海公園、白砂崙濕地,並結合情人碼頭、興達港、觀光漁市等景點,打造出茄萣海岸景觀新魅力。 生態細細看 時節轉涼的九月,隨著紅尾伯勞的啼叫,宣告候鳥度冬季節來臨。春夏生長的水草與水中生物,提供候鳥充沛的食物來源,在2014 年還曾紀錄高達212 隻黑面琵鷺度冬,鳥況熱鬧的茄萣濕地,是絕佳的賞鳥地點。另外,琵嘴鴨也是這裡頗具代表性的鳥類。 瀕臨絕種鳥類:黑面琵鷺、東方白鸛、遊隼。 珍貴稀有鳥類:小燕鷗、唐白鷺、赤腹鷹、魚鷹、松雀鷹、灰面鷲、大冠鷲。 其他鳥類:琵嘴鴨、尖尾鴨、小水鴨、蒼鷺、大白鷺、中白鷺、翠鳥…等。 好景慢慢遊 自行車道:北海岸自行車道 一日遊:茄萣濕地→茄萣濱海公園→興達港觀光漁市→郭常喜兵器文物館 →情人碼頭